欢迎光临,广西环江韦氏铜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在线留言 | 在线地图
首页
关于我们
铜鼓文化
厂区工艺
产品中心
工程案例
招商代理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铜鼓小知识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广西环江最大铜鼓亮相!鼓王亮相,千鼓齐鸣!
15
2021
/
09
世界最大铜鼓出山了!
6月12日,运送巨型铜鼓的货车行进在前往广西环江县城的道路上。当日,由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韦氏铜鼓厂设计制作的直径超过6米的巨型铜鼓从乡里起运,运往环江县城花竹帽广场安放。该铜鼓由当地铜鼓艺人韦启初率领的团队历时数月制作而成。新华社发(高东风摄)
铜鼓铜鼓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器物。它产生于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铜鼓曾经是少数民族中贵族才能拥有的,是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河池最古老的民间神话故事传说中,铜鼓是一种神物,它的来源充满神秘的色彩。据统计,全世界铜鼓数量约有2400多面,河池现藏传世铜鼓就有1400多面,大至分布于东兰县、大化县、都安县、罗城县、宜州等地。河池铜鼓绝大多数是麻江型、极个别为冷水冲型和
八 鼓 神 韵
八鼓神韵八大类型铜鼓的简介(铜鼓发展史)根据铜鼓形状和纹饰特征,铜鼓可划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共八种类型。各类型铜鼓流行于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相对集中的地域,它们之间或具有前后承传递变关系,是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以及民族历史的真实写照。 早期铜鼓——万家坝型铜鼓大约在公元前八世纪,即春秋时代早期,生活在云南中部地区的濮人从炊具铜釜中创造了打击
巨型铜鼓“出山”记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韦启初和他的30多名伙伴,经过10个月的不懈努力,在大山深处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上朝韦氏铜鼓厂造出了直径6.68米、身高2.8米、重达50吨的巨型铜鼓。为了把这个“庞然大物”运出大山,让更多的人一睹巨型铜鼓的真容,6月12日,经过环江县公安、交警、公路及沿途各乡镇的通力协作,历经7小时20分,巨型铜鼓顺利出山,成功运抵县城花竹帽广场。 天
18077880888
形象店: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桥东路333号
联系人:韦先生
扫一扫,加我微信
Copyright © 广西环江韦氏铜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O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宁